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再探討


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再探討
── 劉重義教授新書發表會與談

公投護台灣聯盟總召集人 蔡丁貴

一、前言
  劉重義教授為他的新書網際時代的台灣民族運動2.0」舉辦發表會吩咐我來參加與談,囑咐可以談談台灣民族運動」未來的作法。讀了他的新書,我得知他所謂的台灣民族運動2.0就是要以創新的思維與行動,大力宣揚台灣民族主義,讓台灣人認清外來赤藍統治集團對台灣人的剝削與壓迫,否定『中華民國體制的合法性,也否定中共貴族對台灣與台灣人的片面要求與規範,堅強台灣獨立建國、當家作主的意志與行動」(P.433。我雖然認為劉教授使用這樣新的運動名稱也無不可,但容易使讀者產生誤會,認為與原來我所熟悉的1.0運動版本「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在內容上有了新的突破。其實,劉教授只是經由分析,明確指出「台灣民族運動1.0」的缺陷與迷失是在於「承認外來赤藍族群統治的合法性」(P.285),而強調「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在網際時代要重新出發的關鍵重點。雖然我認同「台灣民族意識」是「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凝聚台灣力量的核心,但是直接使用「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更能簡單明瞭指出「台灣民族運動2.0」的戰略目標。茲簡述如下:
二、就現況來看,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就是台灣民族自我解放運動
  台灣獨立不是意涵台灣要從哪一個母國獨立出來,而是認為台灣人是台灣這片土地的主人。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台灣受到中華民國流亡政府以軍隊非法竊占統治,實施軍事戒嚴,以中華民族主義各種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形式的壓迫,所以「台灣獨立」就是台灣民族追求獨立自主,不受中華民族主義之壓迫,也不受非法流亡政府殖民體制剝削的自我解放運動其目標在於終結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殖民體制。
三、 就願景來看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就是「草根公民社會民主運
  台灣的國際地位未定,但是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人民所有。台灣人要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主權國(Sovereign state),就是經由國際監督之民族自決的公民投票方式,達成共識後宣布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民主體制公民社會的主權國。所以,「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公民社會,一個新而獨立的民主體制,也就是「草根公民社會民主運」。
四、 體制外「獨立建國運動」與體制內「公民民主運動」的分流是錯誤的
  過去在軍事戒嚴時代,台灣人反抗外來政權獨裁統治的運動在現實環境上被迫區隔為「海外獨立運動」與「島內民主運動」。實際上兩者的目標是一體的,就是終結外來的殖民體制統治,進而建立新的民主體制。台灣經過長期的暴力及非暴力抗爭,於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反抗運動又分為體制內的「議會選舉路線」及體制外的「群眾抗爭路線」。不同屬性的團體搞不清楚反抗運動的方向與目標,漸行漸遠,力量互相抵消,中了獨裁統治者將反對運動加以分化的詭計。經驗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反對運動的公民團體或政黨都可以因應情勢的需要,積極主動採取「體制外」的抗爭行動,及參與「體制內」選舉活動。主要的目標就是增長反抗運動的人民力量,削弱統治獨裁者的權力基礎。單一團體自己戰術方法上的分進合擊、交叉運用,才會產生更靈活抵抗運動的人民力量,也才能促成不同公民團體及政黨之間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合作與團結。
五、台灣人的反抗運動不論名稱為何,只有一種
  體制內反抗運動主要力量集結方式就是透過選舉的過程來動員群眾,而體制外反抗運動則是在非選舉期間透過對獨裁體制不公不義之壓迫的非暴力抗爭。兩者可以分進合擊,但要目標一致而且交叉運用,而不是互相抵制,分散力量。選舉是人民的基本權利,盡了繳稅的義務就有選舉人民代表的權利,不需要承認政府體制的統治合法性當然可以參加選舉。以選舉的方式來進行反抗最安全,但是勝選成功的門檻相對困難。非暴力抗爭有較高的傷亡風險,但成功的社會成本相對較低。2012年要贏得台灣總統大選需要689萬人次的動員,但是2011年埃及6000名民眾非暴力抗爭18天就推翻了獨裁腐敗30年的民選總統穆巴拉克,只需要10.8萬人次的人力成本。不論是選舉或是非暴力抗爭,反抗運動成功的要件都需要多數的民眾參與及支持,都必須發展與經營獨立自主的草根公民社團組織。
六、網際時代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作法
 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早年的成績斐然,但至今卻一籌莫展,甚至掉入台灣主權流失與被侵吞的嚴重危機。主要的原因就是往年的反抗運動理念清晰,方向正確,而目前則是反抗運動的理念不夠清晰正確及缺乏信心。建立正確的反抗運動理念是最關鍵的工作。網路時代的科技可以加速或普及這些正確理念的傳播、組織與行動。實務上可以透過網路的管道來推動或參與下列各項工作:
1、 宣傳與釐清關鍵的抵抗運動理念
  本書已經明確指出「台灣民族運動1.0」的缺陷與迷失是在於「承認外來赤藍族群統治的合法性」,所以就應該將「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殖民體制」的歷史事實公開傳播,對於政治人物為了選舉勝選而提出的「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扭曲台灣史實的說法,嚴正加以駁斥。反對運動的領導者雖然必須考量體制內選舉勝利的重要性,但也沒有必要把反對運動的基本理念置之不顧,而期盼一場不可預測的選舉結果。
  目前台灣人對反抗外來殖民體制的抵抗運動正在推廣成長之中,以下三個政治名詞的翻譯使用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溝通障礙。我利用這個機會及透過網路再次強調,必須加以釐清。否則,定義的不同所造成的語意混亂,時常陷入統治者的陷阱,誤導了反抗運動的正確方向。
1Country:國家(指祖先留下來的家園,homeland, motherland)。所以我們說:Taiwan is our country,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我們公投盟認為「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這個本質不會因為外來統治政權的更替而有所改變。
2Nation:民族。根據史明歐吉尚的觀點:民族是生活在同一區域具有共同之政治命運、共同之經濟利益、及社會文化與文明價值的一群人,不分血緣、部落、種族。所以我們公投盟認為:台灣人是台灣民族,不是中華民族。我們更主張:台灣民族獨立(Taiwan independent nation)。史明歐吉尚的歷史觀認為一個民族是歷史演化自然形成的,如台灣民族。台灣民族必須形成自我民族的認同,排除外來中華民族主義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種形式的壓迫,才有機會與實力獨立。
3Sovereign State:主權國,是指經過人民集體共識程序可以對外行使人民之集體意志的政治實體。台灣人民因為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受到流亡政府的高壓殖民統治而尚無機會經由「民族自決」的方式建立主權國,「仍不可享有主權國的權利does not enjoy the privileges of a sovereign state」(美國國務卿包威爾之語),所以公投盟主張:「住民自決建國」,透過聯合國國際監督之公民投票方式,公開宣告台灣人大多數之集體意志,建立台灣成一個新而獨立(推翻或排除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殖民體制)的主權國。
2、 推廣與實踐「非暴力抗爭」的知識與技術
  本書提到近年來世界各地人民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推翻獨裁或壓迫體制的成功例子,但是對其內容與深度著墨不算太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或參閱我翻譯的哈佛大學愛恩斯坦研究院吉恩夏普博士的著作(估計3月底出版,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助印發行)。
  台灣過去在軍事高壓統治之下,幸運地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如高雄美麗島起義、野百合學生運動、廢除刑法第100條等)擺脫了戒嚴而取得了選舉的權利。誠如吉恩夏普博士在他的書中所說明的,統治者只有在他可以控制的情況之下才會開放選舉,即使沒有選贏,也可以不承認選舉的結果。觀察台灣的選舉發展情況,正是如此。台灣人應該問問自己,只因為有選舉的形式就可以大喇喇地替統治者漂白說:「台灣已經是一個民主國家」嗎?難道還看不出來殖民體制之下選舉的虛假性嗎?他們湊巧選輸了,事後還要把擊敗他們的政敵以司法為工具將他關起來。這就是「獨裁者的學習曲線」一書的作者所說的獨裁者學習控制人民的進步技倆,可惜還有很多台灣人在裝糊塗。就反抗運動的角度來看,選舉就是一場安全的非暴力抗爭,但是不能因為要贏得選舉而違背反抗運動的初衷,也不能放棄宣傳理念及組織群眾的機會而輕易讓統治者以舉辦選舉來欺名盜世。
  非暴力抗爭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服從」與「不合作」的精神。實踐上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宣傳、組織與訓練民眾,提高人民反抗獨裁體制的行動勇氣。目前公投盟在推廣與實踐「非暴力抗爭的知識與技術」方面,以透過網路的方式:1、積極揭發「流亡政府殖民體制的司法與監察是壓迫台灣人民、整肅政治異己、袒護統治權貴與台籍買辦的邪惡工具」;2、集結各地具有理念的志同道合之士成立「台灣獨立建國大旗隊」,預計到4月初全台將有9大隊;3、積極參與各地打擊不公不義體制的活動,包括春節期間號召各地大旗隊向獨裁體制的頭頭丟鞋羞辱;向台南市政府要求改正「湯德章民族英雄紀念公園」的銅像擺設;公開要求民進黨的高層說出「扁案是政治迫害」以打破司法獨裁;參加「修公投、廢核電」及「反媒體壟斷」的非暴力抗爭遊行,反對獨裁體制的政治壟斷與壓迫等等。
七、結語
 台灣民族運動2.0 仍然是「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其內涵就是「台灣民族自我解放運動台灣公民社會民主運動的組合體也就是台灣人要推翻流亡政府殖民體制的反抗運動。過去「台灣民族運動1.0」版的缺失可以透過網路的普及性、便利性及隱密性,增加反抗運動的效率與資訊傳播的準確性,以快速及大幅度提升反抗運動的戰鬥力量。網路科技確實提供了這個機會,但是網路科技不會自己發生推翻獨裁體制的革命。受壓迫的人民必須自己站起來,透過網路資訊傳播,學習了解獨裁體制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權力動態平衡關係,提升自己參與反抗行動的勇氣與信心,透過網路的聯繫運作規劃反抗運動的總體戰略,組織群眾,訓練群眾,讓民眾從自我的心靈解放,成長到台灣民族的自我解放。一個民族的自我解放運動最關鍵的成功要素還是在於反抗運動理念的正確性。網路時代可以提供理念辯證的平台。如果無法建立正確的反抗運動理念,也是徒然枉費網路時代的來臨,台灣人民將繼續淪落在流亡政府殖民體制的奴隸地位,麻醉於統治者以網路餵食人民的情色腥煽資訊中。



《本文已刊登於2013-3-21 台灣守護周刊第62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