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培養公義與慈愛的心

培養公義與慈愛的心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秘書長 羅榮光

在人間每日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見許多感人的景象,尤其是幫助窮困的人。

在台北市內街道行走時,你常能看見一些婦女在烘番薯來賣,以供家庭生活的需要。在我常走過的一條巷口,就看見一位中年婦女在賣她所烘的番薯,她有一個兩三歲的可愛小女兒就在附近玩耍。因為我喜歡吃烘番薯,就常駐足買了幾顆番薯,帶到辦公室或家裡來。有一次我看見有三位大學女生幫著這位婦女推銷烘的番薯,原來她們是約好志願來幫忙的,令我深受感動,我就一再舉起拇指給她們鼓勵。

曾經看過一句話,深深銘刻在我心田裡:「看他怎樣對待弱者或對他毫無利益的人,就可以知曉這個人的人格如何?」趨炎附勢、奉承諂媚有權勢的人或有錢的人常是人的本性,因為如此可以使自己得到一些利益,然而能夠扶助弱者,或幫助對他毫無利益的人,就顯示這個人的人格崇高偉大,因他自己得不到甚麼好處,反而常要付出許多心血去照顧幫助弱者,可見他必定是滿有愛心,這樣的愛心很可能是從父母長輩學習而來的,也可能是從學校老師的教導或宗教信仰得來的。

樂意去幫助窮困的弱者,必定是滿有感同身受悲憫的心懷(Compassion),把自己也視為好像窮困的弱者,人的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是被人認定你是一位很有愛心的人,除了直接去幫助窮困的弱者,一個人如果努力促進社會公義,如催促政府制定並全力執行公平的社會福利制度,即政府應將人民納稅的血汗錢,多用在貧困的弱者身上,如此可以幫助廣大的貧困者有基本的生活,包括食衣住行以致健康醫療的保障,可見公義和慈愛是一體的兩面,滿有愛心的人才會關注到社會公義,不斷地為公義出聲,這樣才可以幫助更多的窮困者,使整個國家社會更祥和與溫馨。

目前台灣國內百物齊漲,失業率也攀升,有更多貧困者失去安全感,期盼有更多台灣國民展現慈愛與公義的心志和行動,人人願意出錢、出力又出聲,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生命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