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從翻譯管窺台灣文化劣根性

從翻譯管窺台灣文化劣根性

蔡百銓

探討台灣文化裡的劣根性,思考如何改進,應與政治及社會運動同樣重要。自由時報2013/7/19的文章「師大教授:不當翻譯太多」報導,兩位教授指出台灣翻譯費與審稿費偏低,人才不願意投入。筆者曾經滿懷學術熱忱與使命感,立志把全世界各區域與國家的歷史與文化翻譯為中文,為台灣走入國際社會鋪路,兼為外交工作預作準備,大大小小總共四十本書籍出版。積勞成疾、待遇菲薄卻甘之如飴,但是不滿審稿制度而中斷這場聖戰。筆者從翻譯中體會台灣文化劣根性,且舉三例就教讀者大眾。

博士/教授永遠是對的

曾有學者指出,台灣社會科學不昌,專有名詞翻譯不當是主因之一。信哉斯言!我翻譯《現代拉丁美洲》,把 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譯為「取代進口的工業化」。審稿教授罵我不懂社會科學,要求譯為約定俗成的「進口取代工業化」。我回辯說那剛好完全顛倒原意。拉丁美洲國家進口工業產品,為了節省外匯而自行工業化與生產,取代進口的工業產品。這是「工業化取代進口」,不是「進口取代工業化」。但是在台灣封建階級社會裡,博士/教授永遠是對的。這些教授繼續在學院裡作育英才。

抗議教 vs. 基督教:腳痛醫頭

抗議教Protestantism 只是基督教的一個宗派,台灣卻把它譯為基督教,好像其他宗派都不屬於基督教似的,錯得離譜。學術界體認這種譯法錯誤,卻不思把Protestantism正名為抗議教,反而腳痛醫頭,把基督教 Christianity 改譯為基督宗教。

凡是信奉耶穌為基督/救世主的宗派,都隸屬於基督教大家庭。基督教世界分為東方基督教與西方基督教兩大陣營。西方基督教分為兩大宗派:羅馬公教或天主教、抗議教。西方基督教原本都在羅馬教宗領導下,稱為羅馬公教。1517年馬丁路德抗議羅馬教廷腐敗,掀起宗教改革浪潮。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議會決議擁護羅馬教宗,激發支持馬丁路德者提出強烈抗議,其信仰也因而稱為抗議教。抗議教包含不承認羅馬教宗權威的長老教會、浸信會、信義會、神召會等等。

兩盟約與兩公約:差不多!

聯合國制定九部核心人權條約,包括兩盟約 (covenants) 與七公約 (conventions),但是台灣卻把兩盟約譯為兩公約。其實台灣早期官方都把covenant譯為盟約。例如19672月「中華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致外交部信函提到兩盟約:關於聯合國大會第廿一屆常會通過《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及《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云云。

兩盟約直接把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拆為兩部文獻,其他七公約都是從兩盟約發衍而出的。在基督教文化背景裡,盟約具有神聖地位。舊約聖經記載,上帝曾與亞伯拉罕、挪亞、大衛王訂立四份盟約1611年詹姆斯國王版本的英文聖經把盟約譯為Covenants,中文聖經譯為約。


兩盟約與兩公約差不多,何必認真計較?在胡適之筆下,差不多先生躺在病床上。他未邀請東街王大夫,卻邀請西街汪獸醫前來看病。差不多先生彌留時自慰:「反正死人與活人也差不多。」在日本統治時代,台灣人學習先進國家作事一絲不苟的頂真精神。戰後台灣人感染的卻是凡事馬馬虎虎的差不多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