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馬偕牧師也唱歌仔戲!

馬偕牧師也唱歌仔戲

河洛歌子戲團顧問 蔡百銓

馬偕牧師也會唱歌子戲?當然。馬偕(18441901)曾經到大稻埕,適逢廟會搬演歌子戲。民眾發現黑鬚馬偕來了,慫恿他扮演關公。馬偕披掛上陣,粉墨登場,比劃兩下,贏得滿堂喝采。

這就是馬偕。那麼平易近人,那麼入境隨俗。同樣都在弘揚摩西十誡,台南馬雅各牧師強調十誡的第一誡不可崇拜偶像,經常遭到潑糞與甚至縱火燒屋。而馬偕強調第七誡孝敬父母,接軌儒家文化,逐漸贏得台灣人歡迎。

我建議劉鍾元先生(河洛歌子戲團團長)為馬偕編演歌子戲,他ㄧ口答應。我們討論細節,並為適當主角人選傷透腦筋。想不到黃秀媚老師(河洛業務經理)提醒我們,今年六月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已經推出《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明年ㄧ月初也將在台北市大稻埕戲苑演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4BE7Wkm9xM) 。但是我懷疑馬偕平素的穿著果真如同該戲中那麼西裝革履?林俊育長老編劇/亦宛然搬演布袋戲《馬偕在台灣》,戲裡的馬偕充滿著草根味(http://www.youtube.com/watch?v=nwCIL 16ILU)

馬偕紀念園區

從未想到我竟會與馬偕醫師結下不解之緣。我先後在與真理大學與馬偕醫專兼課,這兩所學校都奉馬偕為精神領袖。為了催生一座完整的馬偕紀念園區,我曾經建議真理大學與淡江中學打通圍牆,讓馬偕成立的理學堂 (位在真理大學校內)與女學堂及馬偕墳園 (位在淡江中學校內)連成一體。這可以聘請景觀設計師好好策劃。或許馬偕的後裔可以提出這項合理的要求。

馬偕的精神是甚麼?追求理想而寧願燒盡、不願鏽壞(Burn out rather than rust out)。可能是我老了,總覺得時下有些年輕人就像行屍走肉。馬偕是個值得學習的標竿人物。他把其後半生獻給台灣,埋骨台灣。馬偕的英詩 My Final Resting Place(最後的住家),已經有人翻譯與譜曲獻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hQJWgo9hpA)

馬偕醫師(1844-1901)把西方現代醫學與教育傳入北台灣,民到於今猶受其賜。馬偕行誼也有卡通影片與金希文譜曲的歌劇《黑鬚馬偕》演出。尋找更多台灣題材應是我們文化建設必須努力的目標之ㄧ。劉鍾元團長感嘆台灣電視充斥著太多韓劇與中劇、日劇。他說像河洛尚未演出的歌子戲《林爽文》也可以拍成ㄧ百多集電視劇,引導觀眾關懷台灣歷史。這就看電視台有沒有興趣而已。

馬偕安眠之地

30日朱真ㄧ醫師在艋舺長老教會演講,講題為馬偕「『最後的住家』的故事」。他介紹馬偕這首詩譜成的九種歌曲,包括閩南語、客家話、中文、日文版本。我說馬偕的「最後住家」應該是天堂,而他的final resting place應該是指人間墓園, 可以譯為安眠之地。朱醫師介紹的日文版譯為「終眠之地」,林心智譯為安息之地,金希文歌劇《黑鬚馬偕》譯為安息的所在。

 這場演講會由施貞同牧師與蔣理容女士共同主持。蔣理容是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這激發我思考把蔣渭水搬上歌子戲舞台。馬偕安葬在淡江中學校園內,依稀可以聽到海水潮聲,墓園周遭種著竹子。這確實符合馬偕在詩中表達的願望:葬我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