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224 期活動訊息


【左岸沙龍】台灣核廢料處理與最終處置
時間:2016430日(六) 14:00 – 16:30
地點:台灣教授協會  台北市臨沂街2515號地下室
          (忠孝新生捷運站2號出口後直行,臨沂街25巷右轉)
主持:葉國樑|台灣教授協會環保組 召集人
與談:卓鴻年|前美國山迪亞(Sandia)國家實驗室核廢處理專家 
策劃:左岸沙龍
主辦:台灣教授協會
活動免費,因座位有限,請提前入場。  
  台灣三座核電廠的營運、管理與廢料處理,長期受到國內民眾與民間環保團體的質疑,尤其在日本311福島核災之後,更引起民眾的憂心。而長期備受抗議的核四廠,雖然目前為停工狀態,但是政府為了後續營運而封存,將造成浪費每年數十億的稅金,且令民眾擔心政府沒有貫徹非核家園精神的決心。在民進黨即將執政之際,台灣教授協會認為有必要提出台灣核廢料處理與最終處置的議題,故特邀請聞名國際的核廢處理專家一起來研究討論,找出對台灣最有利的解決對策,以供新政府作為重要參考。

卓鴻年教授簡介
1971年從清大物理系畢業後赴美深造,取得賓州匹茲堡大學核子物理和輻射防護碩士學位,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子工程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從事核電安全分析工作、包括核廢料處置計畫、超鈾廢料處置計畫,是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參與美國尤卡山核廢最終處置計畫中,擔任重要的功能評估、科技整合部門主管,需針對地質、水文、放射化學、核子物理等十餘項專業研究所提供的數據跟模型進行長期安全性評估,可謂尤卡山計畫的科技整合人。已退休的卓教授,曾在清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目前中國西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卓教授在核反應爐安全,輻射防護,以及核廢料及用過核燃料的最終處置有豐富經驗。除了相關技術及管理經驗之外,與國際夥伴有豐富的合作經驗,特別是東亞地區的中國、日本、南韓和台灣。



詹益樺成仁27週年追思會行程
日期:五月十九日
集合地點:善導寺前
集合時間:上午830 
出發時間:上午900
午餐:1200(嘉丨義蘭潭水庫,王文斌兄弟贊助嘉義雞肉飯便當)
報到時間:1430(竹崎公園)
儀式:1500~1700
晚餐:1800(餐廳聚餐,詹益樺基金會提供)。餐後北返。
附記:參予者酌收車資300元。請提供出生年月日及身份証字號 連絡電話報名 保險使用
台灣轉型正義協會籌備處 林樹枝邀請



2016年第2屆「NATPA 廖述宗教授紀念獎」得獎名單公佈
  20161月初,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公布了第2屆「廖述宗教授紀念獎」公告(參考附件一)。隨後,紀念奬委員會持續收到許多海內外優秀台灣人的推薦名單及推薦信函。根據「NATPA 廖述宗教授紀念獎」的宗旨與資格,此獎項的主要精神在於肯定「長期耕耘,並對台灣有卓越貢獻」,或「有潛力為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海內外台灣人。本委員會經過一個月的評審與討論,在難免的滄海遺珠之憾中,於眾多優秀人才中選出了兩位得獎者名單,NATPA 理事會也已贊成結果。在此本人謹代表委員會,公佈第2屆「NATPA廖述宗教授紀念獎」兩位得獎者名單。
   彭明敏教授:肯定他「長期耕耘,並對台灣有卓越貢獻」。他於1964年與其學生謝聰敏與魏廷朝共同起䓍的「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主張「制定新憲法,建立新國家,加入聯合國」,對於台灣人追求自由民主獨立,影響深遠,至今仍是台灣永續發展的方向。(參考附件二)
   陳永興醫師:肯定他「長期耕耘,並對台灣有卓越貢獻」。他於80年代無畏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與鄭南榕等人組織了「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啟開了228事件平反的序幕。長期以來除了在自己的專業上造服社會,更對台灣的文化人權與民主做出卓越貢獻。(參考附件三)

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將於今年(20167月初年會時,正式頒獎第2屆「廖述宗教授紀念獎」,期待兩位得獎者能來參加頒獎典禮並發表演講。

NATPA「廖述宗教授紀念獎」委員會
召集人 黃界清
電子郵件地址:Jechin.han@gmail.com
2016420



《展望新時代》系列論壇(三)
世代正義—— 為生民立命、為台灣開太平

時間:201651(上午10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 (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三樓)
主持人:高仁山(台灣經濟研究院 研究員)
與談人:張烽益(年金改革大聯盟召集人)
呂秉怡(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
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呂欣怡(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過去幾年,世代不正義與經濟傾中重創了台灣社會,台灣薪資成長緩慢,物價、房價過高,壓得人民喘不過氣來,導致青年人才嚴重外流,台灣的貧富差距,所得最高5%與最低的5%比例,在過去14年由32倍多暴增到96倍多,台灣面臨的內部社會經濟問題,簡單講就是「無產階級赤貧化、中產階級無產化、富有階級權貴化」。
   對於一些重要施政,人民無感,為何無感?說穿了,就是因為涓滴經濟與政治分配,政黨財團坐地分贓,好的都上層分配了,中下層的連「何不食肉糜」的「糜」都分不到;思其因,顯然台灣在學理上傾向「中間偏左」的社會主義憲政設計已然變質,現實上卻是積極的朝向右派資本主義「劫貧濟富」式的不公平制度發展。在過去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台灣中小企業遍地開花,機會較為均等,所有階層都能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但現今為了追求帳面上的數字成績,政府刻意使資本及資源集中於大財團,導致經濟成長的成果僅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享受到好處的這些人還不見得會在台灣社會及這塊土地上共同分享與承擔責任義務。
   當然,拚經濟,絕對不能拚掉下一代的未來,除了世代間的社會福利與稅賦負擔的公平正義外,環境正義也是台灣永續不可或缺的一塊。從高雄後勁到雲林麥寮,我們的自然環境一再一再地告訴我們它病的很重,如果再不積極的去改變我們的經濟發展思維,平衡經濟與環境間的衝突,我們,甚至子孫也終將無家可歸。
    520 新政府即將上任,我們再次見證到民主台灣的政權更替,也期待新政府能夠帶來希望、幸福與改變。值此之際,本會邀集有志之士與社會賢達,表達在勞動正義、分配正義、環境正義與居住正義等四領域的想法與主張,據以形成對新政府執政方向的建議。



台師大四六紀念晚會
 1949,風起雲湧的一年
國家陷入動盪與內戰
學生青年為社會出來發聲、批判
在師院打造一條民主走廊
要改革,要更好的未來只可惜在前方等待的並非更光明的未來而是黨國那白色的恐怖......

2016,我們身處的現在
師大有言論廣場、自由自治鐘、言論自由步道
但社會與校園脫離白色恐怖了嗎
或者像揮之不去的幽靈
纏繞在我們心中
壓制我們的思想
禁錮我們的言語
讓我們自以為自由
在生徒控所的外面
我們試著去緬懷
師院那曾經擁有的
---民主走廊

主辦單位:師大學生會、台灣教授協會
日期・2016.04.26 () 17:00-22:00
地點・師大本部小禮堂前廣場
更多相關資訊 請持續關注師大四六節 粉絲專頁・活動頁面



台灣音樂之光——林衡哲4/30新書分享會暨作家有約餐會




2016全國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
(一)緣起:
  台灣歷史學會是一群認同台灣為一主權獨立國家、以台灣為主體之歷史學工作者組成之學術團體,長久以來致力於建構台灣主體史觀及推動台灣史研究。
  本會自2008年起每年主辦是項發表會,旨在推動台灣歷史研究的向下紮根,期盼藉由公開徵求歷史學論文發表的方式,提供青年學者和研究生進行討論與交流的平台,鼓勵青年學生以歷史學為主題作研究,期能透過社會先進、學者專家、在學學生共同參與討論,俾以培養歷史學青年研究生學術研究品質,進而提升其研究能力。
  今年與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合辦「2016全國研究生歷史學論文發表會」,經過數個月的公開徵稿以及審查,共錄取12名研究生,發表會議程已經排定,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本次發表會,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
(二)主辦單位:台灣歷史學會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三)發表時間:2016430日(星期六)
(四)發表地點:輔仁大學文開樓2A3A會議室(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五)發表會詳細議程,請上本會網站查看:http://www.twhistory.org.tw/
(六)活動須知:
1. 想要參加本次發表會者需於4/28中午12點前完成報名,一律採用網路線上報名。完成報名請務必出席,若臨時不能出席,請務必事先告知。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7y4PtLVMtn
2. 凡報名參加本次發表會者,需於活動當天報到時繳交工本費100元予主辦單位,主辦單位將提供當天中午餐盒以及論文集(沒有事先報名者恕不提供)。
3. 餐盒&論文集均限量供應,敬請事先勾選,以利統計準備,謝謝合作。
4. 有不詳之處,請電洽台灣歷史學會:02-27122836



敬邀參加《暴民》放映會暨導演座談會

本場放映會特邀周世倫導演與參加觀眾相對談
入場時間:201655(星期四) 18:30
地點:台灣北社會議室(台北市青島東路52樓之2)

~個人和政治的關係,往往比我們想像中來得貼身。
The personal is always political,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簡介】
 本片拍攝時程自 2014  3 月太陽花運動前夕,一直到 2015  11 月馬習會松山機場抗爭為止。記錄了 10 位社運者(賴品妤、朱哲成、曾柏瑜、林少馳、郭育圻(小小)、Savungaz Valincinan、黃燕茹、吳柏瑋、 吳濬彥、 林冠華)在抗爭中的身影,也額外插入了許多角色們過去曾參與過的運動。亦藉由劇中角色,脈絡化地回顧包括關廠工人抗爭、苑裡反風車抗爭、美麗灣事件、大埔反迫遷等事件。
  導演深入參與社會運動與抗爭者們的生活,希望藉由《暴民》紀錄片的鏡頭記錄抗爭者的喜悲,更要回望他們的人生經驗,試圖探究『離開街頭,拿下抗議的絲帶之後,「暴民」們真實的生活樣貌是什麼?』

【導演|周世倫】
曾參與《太陽  不遠》紀錄片拍攝。作品真摯深刻,擅長人物與事物觀察,鏡頭下的世界溫暖明亮,卻又能透視被記錄者的不同面向。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展示的一面,當然也有隱晦的一面,紀錄片工作者與新聞工作者的唯一不同之處,乃是發覺出各種不同的面向,並經過藝術創作的審慎思維,將其真實地展現給閱聽者。」周世倫導演如是說。

不要忘記那些抗爭的夜晚,以及它們對這塊土地的意義。手勾著手,呼喊著理念的人們飽嚐政府強灌的水柱與羞辱 ── 很多人流淚,有些人流了血。多少人夜不能寐,多少人聽著晚安台灣才能入睡,深怕盼不到島嶼的天光。
  這個政府有些事情錯得可怕,提出問題的人們面對的是無視、不公和鎮壓。國家機器將發聲者貼上暴民的標籤,大聲疾呼著秩序,實際上要求的不過是人們的服從和沈默。
   面對失序的國家機器,我們徒手翻過圍牆、我們用肉身抵擋警棍,我們無所畏懼。如果反抗暴政要被稱為暴民,那便甘之如飴。
   因為我們,都是想讓島嶼更好的人。

 台灣北社秘書處
02-2396-09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