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台灣學術研究與科技研發之現況報導


台灣學術研究與科技研發之現況報導

阿湯哥「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與「推動台灣公投入聯」理念之堅定支持者

在知識經濟為導向的時代中,技術與創新係攸關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至鉅。研發資源的投入被視為是「知識資本(knowledge capital)」且具有相當累積的效果,故政府若能有效率地將學術研究與科技研發的資源投入,必能帶來知識的累積、傳遞,甚而產生擴散效應,並使得整個經濟體系能產生正面的效益。在今日國家創新的系統中,大學所扮演的地位日益重要,亦和知識經濟的國際競爭息息相關。開發國家前後所提出「追求大學卓越」之策略方案,除了在考量教學品質外,期盼能提升其研究品質,並以提高國際能見度與競爭力為目標。追求學術研究品質的成長,似乎已成為各國競爭「全球化」的重要一環。

檢視在世界強國的科技意圖圍繞下,台灣屬相對是資源有限的小型經濟開放體國家,所以我們要如何打「世界盃」的競賽和全球主要國家的學研競爭,本文參酌自由時報的兩篇報導如記者蕭玗欣今年414日:「我論文發表量下滑品質上揚」與記者黃以敬、吳柏緯去(2017)1211日:「千億科研預算成效低學者籲改革」,http://m.ltn.com.tw/program/pv/paper/1159231?1523846059748擬針對台灣目前在學術研究與科技研發資源投入下之效益現況如何,並提出個人的論點與評析如後。

國家實驗研究院於今年413日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台灣近年學術論文發表量逐步趨緩,甚至有下降趨勢,全球排名從20062010的第16名下降至20122016年的第19名,以5年作為一個區間,竟倒退了三名,但在品質指標方面有明顯的進步,顯示台灣論文發表邁入「重質不重量」的階段。在20122016五年期間,全球論文發表量約有212萬篇論文產出,以美國居冠(佔全球比例24.7%);其次為中國(占比為11.6%);台灣則位居全球第19(占全球比重達1.5%)。從20062016年的資料得知,台灣論文發表量的成長似有減緩趨勢,全球排名從第16名下降至第19名,主要原因是「不以論文發表量為評鑑審查主要指標(強調重質不重量、原創性為主)」的觀念逐漸普及、大學師資老化及博士班學生減少(由於「少子化」、台灣經濟景氣與內需學校就業市場不佳所致)

雖台灣的論文總量無法趕上中、美等大國,但論文品質方面則確有明顯的成長,論文整體相對影響力從2006-2010年的0.89,成長到2012-2016年的0.97。當論文相對影響力到達1時,則表示該國已跨入學術品質領先群的門檻;目前全球論文發表量前30大國家中,相對影響力高於1者僅有19個國家。台灣日起有功,過去利用67年的時間,從0.89邁入0.97,由於此成長恐日益困難而面臨了瓶頸,預估台灣在五年內有機會邁入學術品質領先群。此外,在「高被引用Top 1%頂尖論文占比」之指標中,台灣從2006-2010年的0.89%成長至2012-2016年的0.98%,顯示台灣論文品質在不斷提升中;但中國在該項指標的成長幅度,則遠大於,甚至超越台灣。中國在高教市場被引用Top 1%頂尖論文指標衝刺速度非常的快,顯示其投注相當多的心力在重點前端研究,也提醒台灣是叢爾小國,無法面面俱到,應該要聚焦幾個領域或強項衝刺,如半導體、生技、農業。

參照2012-2016各國國際期刊發表數量排行(資料來源:國家實驗研究院,單位:篇、%)得知:全球總期刊發表篇數為8,604,396篇,其中排行前五大國家(Tier I)依序為美國--2,125,286(24.7%)、中國--1,244,618(11.6%)、英國--630,440(5.7%)、德國--555,237(5%)與日本--403,848(4.5%),合計占51.4%。接著,次級國家(Tier II)排行依序分別為法國(3.3%)、義大利(3.2%)、加拿大(3.2%)、西班牙(2.7%)、印度(3%)、韓國(2.8%)、澳洲(2.7%)以及台灣(1.5%),合計占22.4%;其他國家或地區為19%。台灣對照前述的Tier I&II國家進行比較後,若以每百萬人口平均論文發表篇數(類似生產力的概念)來看,按分母的百萬人口數為該國家今年41日的最新人口統計數字(日本、法國為今年31日的數字),其中美國(.000754=24.7%/327.54)、中國(.0000835=11.6%/1,389.3)、英國(.000865=5.7%/65.87)、德國(.000614=5%/81.37)、日本(0.000356=4.5%/126.52)、法國(.000491=3.3%/67.2)、義大利(.000534=3.2%/59.9)、加拿大(.000865=3.2%/37)、西班牙(.000588=2.7%/45.9)、印度(.0000223=3%/1,344.6)、韓國(.000549=2.8%/51)、澳洲(.00108=2.7%/24.9)以及台灣(.000636=1.5%/23.57),故本文得到台灣整體論文表現不差,尚優於歐洲的德、法、西班牙等國與日、韓、中、印等亞洲國家。台灣在NatureScience期刊論文的發表篇數,近幾年來也被中國迎頭趕上。台灣學界目前呈現「有將無兵」的慘狀,雖有強大的師資卻無人願意來念博士班,教授面臨困境找不到博士生共同做實驗、寫論文。此問題若不改善,未來將更嚴重地衝擊論文發表的質與量。台灣在2010~2011年期間是五年「五百億邁頂計畫」的高峰期,往後高教經費就逐年以九折的速度在下滑。最慘的是去(2017)年,經費幾乎腰斬。相對的,中國經費卻是每年數倍成長,僅北京清華大學一年的經費就等於整個台灣大學院校的經費,台灣政府若再不加強高教投資力道,此惡化情況恐將發生。
*           
台灣目前每年耗費千億元以上科研預算,但成效不佳,故去(2017)1210日曾有官研學界呼籲改革,http://m.ltn.com.tw/program/pv/paper/1159231?1523846059748提出「科技部掌研發、經濟部扛技轉、科技政委回歸協調」的分工構想,切勿呈現多頭馬車、莫衷一是的情況。不然政府每年科技研發經費逾千億元,不僅未能扶植出一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頂尖」新創事業,而且每年付出技術輸入權利金高達1,600億餘元,反而是出現「科技赤字」。多位學者曾串聯提出科技改革建言:呼籲政府應正視科技部、經濟部及科技政委等部會組織架構錯置,導致科技上、下游無法鏈結因而成效不彰;建議推動組織分工及定位調整,科技部負責上游研發、經濟部專責下游技轉及創投環境改善,目前科技「大政委」則應回歸協調、考核角色,類似行政三聯制即為「計畫、執行、考核」的模式並行。

2017年研發投入金額暨前十大主管機關(資料來源:科技部,單位:新台幣億元)分別如下:1.科技部:221.662.經濟部技術處:97.313.經濟部工業局:80.024.經濟部國營會:75.275.台北市政府:54.636.國家實驗研究院:49.567.內政部:44.138.經濟部能源局:32.569.國家衛生研究院:23.1110.農委會:22.09。此外,尚有其他分布於教育部、原能會、衛福部、體育署、人事行政總處等單位。引發多位官研學者近日投書,呼籲政府嚴肅面對科技組織定位分工混淆的結構性問題,像經濟部底下就有四個局處會等次級單位在進行分配研發費用,恐產生無法資源整合如聚焦、專業分工等出現了問題。

台灣每年科研經費逾千億元,較之於其他先進國家金額亦不算少;國際學術貢獻程度雖有提升但無法領先強國,產業創造有嚴重不足的窘狀,故難有新興或升級產業的出現,台灣年輕人還存在普遍「低薪」問題,所以投入資源未見有具體效益,顯然地是相關部會的組織定位、功能及政策推動出了問題。科技經費與資源無法統合,分散在不同部會,彼此互相重疊,甚至掣肘、格格不入。像國科會升格為科技部,僅限於補助大學研究與國研院等支援研發;經濟部在管理產業發展,卻主管每年約1/3的科研經費與工研院等十個設有研發功能的法人機構;而科學園區屬產業聚落,應由經濟部管轄,卻由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理應負責上游的科技前端研發,學術類計畫得區分「學術研究型」或「產業發展型」二種,像產業類要以技轉及衍生新創為主;分散在工業局等相關研發業務以及工研院、資策會等涉及前端研發的法人組織也應整併並改隸科技部,這樣在權責上當可分明;下游的技轉與產業創投,應整合為經濟部的責任。政府為因應組織扁平化問題,衍生「大政委」的有權無責的不合理現象。大政委若要掌控政策制定與經費資源分配的權力,卻讓部會面對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這是權責不符,並也可能出現「人治」問題。科技政委建議像過去的李國鼎先生一樣,應回歸做好跨部會、上下游協調,調和鼎鼐,而且對部會推動政策進行績效考核,並協助業者解決問題,擔任政府與民間之橋梁,這樣台灣產生下一波賴以為生的新興產業才可能有機會看得到,重現台灣經濟的春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